茶叶文化网

中国茶文化之都匀毛尖茶_国学素养

2020-08-30 15:34分类:都匀毛尖 阅读:

中国茶文化之都匀毛尖茶

都匀毛尖, 中国十台甫茶之一。1956年,由毛泽东亲笔命名,又名“白毛尖”、“细毛尖”、“鱼钩茶”、“雀舌茶”,是贵州三台甫茶之一。外形条索紧结纤细卷曲、披毫,色绿翠。香清高,味鲜浓,叶底嫩绿匀整明亮。产于贵州都匀市,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。

都匀市位于贵州省南部,都匀属亚热带潮湿季民风候,四季明白,冬无寒冷,夏无酷暑,降雨充沛,雨热同季,立体气候明显,属海内少见的冬日温煦、夏季清凉的旅游度假型气候。

都匀毛尖主要产地在团山、哨脚、大槽一带,这里山谷起伏,海拔千米,峡谷溪流,林木苍郁,云雾覆盖,冬无寒冷,夏无酷暑,四季宜人,年平均气温为16 C,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多毫米。加之土层深厚,土壤疏松潮湿,土质是酸性或微酸性,内含大量的铁质和磷酸盐,这些非凡的自然、条件不只适宜茶树的发展,并且也形成了都匀毛尖的奇特气势派头,属于贵州名优绿茶。

都匀毛尖“三绿透黄色”的特色,即干茶光华绿中带黄,汤色绿中透黄,叶底绿中显黄。制品都匀毛尖光华翠绿、外形匀整、白毫显露、条索卷曲、香气清嫩、滋味鲜浓、回味甘甜、汤色清澈、叶底明亮、芽头肥壮。其品质优佳,形可与太湖碧螺春并提,质能同信阳毛尖媲美。主民茶界前辈庄晚芳先生曾写诗赞曰:“雪芽芬芳都匀生,不亚龙井碧螺春。饮罢浮花清爽味,心旷神怡功关灵!”

历史传说

民国《都匀县志稿》上记载:“茶,四乡多产之,产小菁者尤佳(即今都匀市的团山、黄河一带),以有密林防护之。”

黔南《农业名特优资源》(黔南州农业区划办公室主编,1988年6月都匀毛尖)上说:“都匀毛尖茶有悠久的历史,成名也较早,据史料记载,早在明代,毛尖茶中的‘鱼钩茶’、‘雀舌茶’便是皇室贡品,到乾隆年间,已开始行销外洋”,“1982年6月,在中国名绿茶评比会上,毛尖茶名列中国第二,仅次于南京雨花茶”。

1956年,担当都匀县团山乡团委书记的谭修芬于团山乡乡长罗雍、谭修凯等人将茶送给毛主席品尝。不久,茶农社收到来自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复书,信件下部付有几句毛主席的亲笔签字:“茶叶很好,此后山坡上多种茶,茶叶可命名为毛尖。

《都匀市志》(贵州人民出书社,1999年4月):“都匀毛尖茶:原产境内团山黄河,时称黄河毛尖茶。该茶在明代已为贡品敬奉朝廷,深受崇祯天子喜爱,因形似鱼钩,被赐名‘鱼钩茶’。1915年,曾获巴拿马茶叶赛会优质奖。1982年被评为中国十台甫茶之一。

《都匀县志稿》卷十一“祠庙寺观”中记载:“华山庙,在长秀(今都匀团山一带),旧建,乾隆间毁,知府宋文型重建”。在重建华山庙时,宋文型刻立有《重建华山庙碑序》。宋文型在碑序中说:“庚子岁(即清乾隆45年,1780年)余守匀疆,兼理厂务茶园一局,中在间有华山王之庙,奉为本厂之神”,“爰是捐俸五十两,命薛允忠督造重修”,但愿“镇彼西方,维兹厂局”以求“上裕国课,下佐工商”。

外形

都匀毛尖茶外形卷曲似螺形,白毫特多,光华绿润,选用本地的苔茶良种,具有抽芽早、芽叶肥壮、茸毛多、持嫩性强的特性。劣质的却显得个个都纷歧样,并且外形不符。

汤色

都匀毛尖素以"干茶绿中带黄,汤色绿中透黄,叶底绿中显黄"的"三绿三黄"特色著称。所以特级的都匀毛尖制品毛尖茶品质润秀,香气清鲜,滋味醇厚,回味甘甜。而仿冒品往往在第一次冲泡后味道都荡然无存。

郑重声明: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参考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处理!

上一篇:绿茶吧都匀毛尖历史传说

下一篇:垣埂都匀毛尖做百姓好茶

相关推荐


关注我们

    茶叶文化网
返回顶部